Copyright 鞍山森遠路橋股份有限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14000442號-1】
時代再生列車行駛甘肅大地 絲綢之路再現熱再生風采 森遠股份子公司G312國道武威烏鞘嶺段熱再生拉開帷幕
時代再生列車行駛甘肅大地 絲綢之路再現熱再生風采
森遠股份子公司G312國道武威烏鞘嶺段熱再生拉開帷幕
四月的河西走廊,G312國道靜靜的伸向遠方。地處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的烏鞘嶺段,在陽光的照射下,灰黑色路面兩側的黃褐色山嶺間泛著綿延不斷的微微綠色。
4月27日,一只浩浩蕩蕩的機械長龍蜿蜒行進在甘肅省武威市境內,拉開了G312國道天祝藏族自治縣烏鞘嶺段熱再生施工的帷幕。
絲路告急,維修養護勢在必行。
全程4967公里的G312國道橫貫中國大地,東起華東上海,西止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并由此西出國境,延伸至西亞直抵歐洲腹地。這條綿延萬里的現代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境內長達1536公里,是甘肅省公路網主骨架結構中東西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系陜西、甘肅、新疆三地的極為重要的交通運輸大動脈,也是甘肅省國省道改造工程的重要路段之一,承擔著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它的暢通、快捷、安全,直接關系著甘肅省地方經濟的發展。
隨著長年累月的運營以及重型運輸車輛的增多,該路面不同程度的出現病害,呈現出路面平整度差、局部車轍、局部砂化、路面集料剝落、網裂等嚴重威脅道路行駛安全的病害。
該路段既是交通部重點督查路段,也是安全事故頻發路段。因此,對其實施有效的預防性維修養護,達到恢復道路正常運營的能力,延長道路使用壽命,保障通行,不僅可保障區域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還可減少再建費用,作用巨大、勢在必行。
施工方案,再生先行。
本次進行熱再生施工的G312線烏鞘嶺路段,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境內,海拔約2800米,起訖樁號為K2291+000~K2302+000段,總計11公里,路面寬度為10米,雙向二車道,瀝青路面。
為了既快速完成道路維修養護任務,又降低施工成本,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經技術人員反復分析比較,最終確定本項目維修養護方案采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施工工藝,由甘肅省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鞍山森遠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的甘肅隴森公路養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熱再生施工設備采用國內著名的森遠牌SY4500型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重鋪機組。
巍巍烏鞘嶺,再生頭一招。
天祝,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部落。天祝縣地處甘肅省中部,屬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于河西走廊和祁連山東端。烏鞘嶺,藏語稱哈香聶阿,意為和尚嶺,位于天祝藏族自治縣中部,屬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的東南端,為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是半干旱區向干旱區過渡的分界線,是東亞季風到達的最西端。烏鞘嶺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氣溫-2.2℃,志書對烏鞘嶺有“盛夏飛雪,寒氣砭骨”的記述,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長安的重要關隘。自古以來,烏鞘嶺就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和咽喉,古絲綢之路要沖,系軍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蘭新鐵路、甘新公路(312國道)都從烏鞘嶺翻山而過。
針對國道G312線烏鞘嶺熱再生施工路段交通流量大、載重車輛多,地域海拔高、雨季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地域特點,承擔工程施工任務的隴森公路養護工程公司于五月二十七日將熱再生重鋪機組浩浩蕩蕩開進工地,并成功進行了1.2公里的試驗段施工,經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技術要求,得到了項目辦和工程監理的高度認可。
隴森養護在總結了試驗段施工各項技術數據后,又進一步完善了配合比設計及施工方案,充實了項目部人員設置,完備了施工設備及勞務隊伍,五一節后將根據天氣情況正式開始施工,在不封閉交通和保證質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進度,確保在業主要求的六月十五日前完工。

路面再生,節能環保。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施工工藝技術優勢明顯,能使路面的底層與再生層充分受熱,碾壓后能形成很好的層間熱粘接,底層與再生層混為一體,壓實度較高,孔隙率較小,可有效杜絕層間連接不良現象,提高路面的抗車轍能力。
熱再生施工時不同車道間的縱向接縫為熱接縫,可有效杜絕接縫漏水現象,不易出現二次病害。熱再生施工時,路表以下6cm處的溫度往往在110℃以上,銑刨時不會對底層結構造成破壞,經路面壓實機械碾壓后,再生層結合部原有的裂紋可以有效愈合。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實現了舊路面瀝青混合料100%的就地再生利用,施工環節相對簡化,極大減少了石料、瀝青等材料的消耗,也減少了運輸成本,相較傳統施工方法可降低80%以上石料、瀝青用量,20%左右的直接施工成本。同時就地熱再生施工效率高,速度快,施工時只占用一個半車道,無需封閉交通,對交通的影響很小,施工結束待路面冷卻后可立即通車,顯著提升了公路利用效率,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就地熱再生技術還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是一項節能減排、促進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的新工藝。廢舊瀝青混合料的資源性再生利用,減少了能源消耗和新石料的開采使用,避免了舊料堆棄占地和環境污染。因鋪筑再生路面而充分利用了舊瀝青混合料,解決了瀝青路面翻修所產生的大量廢料對環境污染問題,保護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熱再生技術節約了瀝青和砂石材料,減少了對材料需求量,又有助于自然環境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減少了瀝青材料的消耗,節省了投資,降低了工程造價,使某些原來不能及時翻修的舊瀝青路面得以修復,從而改善了道路狀況,提高了公路的運輸能力,減少了輪胎的磨損,降低了運輸成本,減少了可能發生的交通事故,保證了行車的舒適安全。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面對絲綢之路G312線烏鞘嶺首次進行的熱再生施工,我們有理由相信,經歷了近三年來在甘肅省內高速公路成功完成上百萬平方米就地熱再生施工工程的甘肅隴森公路養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必將以優異的施工質量使G312線烏鞘嶺熱再生工程早日竣工,使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出新時代的風采。
